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晚清地方外债的阶段性特点
摘    要:晚清地方外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通变权宜,以应急需(1853-1866);议请借用,定为政策(1867-1894);苟安目前,弥缝一时(1895-1911).地方外债源于财用不足,它的发展和趋于泛滥是与传统财政体制的缺陷和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加强紧密相关的,并日愈益显现出恶债的特点。对地方举债态度的演进过程,折射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结构的变化,即地方财政独立性加强,中央财政体系趋于崩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晚清的经济崩溃、政治腐败。

关 键 词:地方外债,财政体制,阶段性,特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