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研究生培养中工作室模式团队集体效能感研究——对一个多门MOOC课程建设项目团队的个案分析
引用本文:李文超,王宇,汪琼.研究生培养中工作室模式团队集体效能感研究——对一个多门MOOC课程建设项目团队的个案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4):40-47.
作者姓名:李文超  王宇  汪琼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国家开放大学 教育教学部,北京 100039
摘    要:导师带领学生共同建设一门本专业的在线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目前国内高校在建设"金课"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关注师生课程建设团队的集体效能感,对于确保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及达成学生培养效果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师生课程建设团队的集体效能感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这一问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个师生团队在三门MOOC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师生课程建设团队中,任务情境、个体属性、群体结构与集体效能感相互作用,并最终对培养效果产生影响.具体来看,任务情境主要包括课程主题、项目时间安排等,个体属性包括能力与相关经验、个人动机、自我效能感等,群体结构则包括成员互动、群体行为、领导者风格等.三门课程的开发实践表明:过于追求标准化的分层培养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而培养学生的快速学习能力并帮助其建立学术自信则有利于提高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成效.

关 键 词:师生课程建设团队  研究生培养  集体效能感  工作室模式

Research on Collective Sense of Efficacy of Teacher-Student Team in Studio Mode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a multi-MOO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ject team
LI Wenchao,WANG Yu,WANG Qiong.Research on Collective Sense of Efficacy of Teacher-Student Team in Studio Mode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a multi-MOO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ject team[J].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2021(4):40-47.
Authors:LI Wenchao  WANG Yu  WANG Qi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