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站立”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引用本文:汪维辉,秋谷裕幸.汉语“站立”义词的现状与历史[J].中国语文,2010(4).
作者姓名:汪维辉  秋谷裕幸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日本爱媛大学法文学部;
摘    要:表示站立意义的词属于人类语言的基本词。本文描述汉语站立义词的现实分布和历时演变,并尝试对两者的关系作出解释。现代方言中表站立义的主导词有3个:站、立、徛。它们的分布特点是:站分布最广,大多数北方方言说站,此外还散见于非官话区的部分方言点;徛密集分布于东南部的吴语、徽语、赣语、湘语、客家话、广西平话、粤语、闽语地区;立则呈零散分布,散落在官话、晋语、吴语、赣语、湘语、湖南乡话和广西平话各区。这3个词在汉语史上的情况大致是:立从有文字记载的上古早期起一直是影响最大的通语词,直到明代以后才在大部分北方地区被站替换;徛(倚)用作站立义始见于战国,历史上可能作为一个方言词一直存在于南部广大地区;站始见于唐代,明代以后在广大的官话区逐渐取代立成为新的通语词。站很可能是所谓的长江型词,即兴起于江淮流域而后往北扩散。

关 键 词:    徛(倚)  共时分布  历时演变  解释  “长江型词”  

Synchronic distribution and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the words with the meaning to stand in Chinese
Authors:WANG Weihui  AKITANI Hiroyuki
Institution:WANG Weihui,AKITANI Hiroyuk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