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文诗化教学刍议
引用本文:李本芳.语文诗化教学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0):71-73.
作者姓名:李本芳
摘    要:“语文诗化”的观念,认为诗化语文的前提是充分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核心是引诗人课堂,关键是教师要有大量的诗词积累。其实,“诗化”一词多见于哲学著述,如维特根斯坦就曾倡导哲学应该当作诗来写,是所谓诗化哲学,强调语言表意的模糊性和多向性。语文领域的“诗化”很难说是移植的产物,因为它既与传统的诗教密切关联,又是语文教师们心中呼之欲出的存在。语文的诗化显然异于哲学的诗化,它不管是内生还是移植,只有适应语文的土壤才能生根长大。在语文教学正走进新课标的今天,综览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状况,觉得这个话题很有再谈的必要。

关 键 词:诗化教学  语文教师  诗化哲学  维特根斯坦  语文教学  教学状况  中学语文  多向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