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议青少年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
引用本文:巩建华,石国兴.浅议青少年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58-59.
作者姓名:巩建华  石国兴
作者单位:长沙大学工商管理系
摘    要:一、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对荣辱观形成的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心智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的所知和所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认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机能的形成及认知方式随着年龄、经验增长而发生的变化。认知发展水平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岁至1岁半和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6、7岁)、具体运算阶段(7、8岁至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至15、16岁)四个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是具体运算阶段之后认知发展的更高水平。

关 键 词:青少年  荣辱观  心理条件  认知发展水平  形式运算  个体情感  心智活动  心理学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