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荀子》“傲”字旧注辨析
引用本文:王文轩.《荀子》“傲”字旧注辨析[J].现代语文,2018(1).
作者姓名:王文轩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    要:《荀子·劝学篇》"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讃。"一句中的"傲"字,后世学者为其作注者甚多,各家注解往往各执一词。通过整理、分析各家注解,将各家注解归纳为以下四类:"暄噪、戏傲""嗷嗷,表声音""不省人言"以及"傲诞、妄言"。结合历来学者对《荀子》的研究,发现以上诸解都与原文文意不符,释义有失偏颇。为此,对以上各家注解进行一一辩驳。笔者在整理、分析各家注解之时受到启发,得出"傲"该爲"趮"之假借,表"急躁"之义的结论,并于下文予以论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