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歧义句的常见类型与成因及消除办法
引用本文:郑辉煌.歧义句的常见类型与成因及消除办法[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
作者姓名:郑辉煌
作者单位:泉州市德化县第一中学!362500
摘    要:说话写文章,要求语言所表达意思清晰明白,让受众能正确理解。如果语言含糊不清,表意不明,则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甚至贻误大事。那么,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歧义是怎样形成又该怎样消除呢?一、同音词引起歧义汉语中有许多的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虽在书面表达上不会形成歧义,但在口头表达时则可能产生歧义。例如:“这是致癌物质”与“这是治癌物质”,“致”和“治”都读作“zhì”,由于同音,造成了听者正好相反的理解。消除办法:把单音节词语改为双音节词语,即把“致、治、癌”分别改为“招致、治疗、癌症”。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