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近代“国民性”的东西方话语构建
引用本文:沈莉.后殖民主义视域下近代“国民性”的东西方话语构建[J].考试周刊,2011(57):30-32.
作者姓名:沈莉
作者单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军事英语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39
摘    要: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曾一度引发热议。近代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评价,尤以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为主要代表。而在近代中国,中国人开始掌握话语权,以辜鸿铭、林语堂为代表,在《中国人的精神》和《吾国吾民》中回应并反驳了某些西方误读。解读这三部作品,目的在于用后殖民主义视阈,解构被殖民的民族的一种被强制的文化认同感.解构这一建构在不平等话语上的知识——权力体系,让属下发声.塑造一个属于东方自己的话语构建。

关 键 词:国民性  西方话语  构建  东方话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