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美德是否可教?高等教育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鲍威,陈得春,佟琳楠.美德是否可教?高等教育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56-71.
作者姓名:鲍威  陈得春  佟琳楠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
摘    要: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敏感性,内化学生的道德伦理,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面对外部社会道德的转型变迁,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其社会职能的承诺和新时代重要使命,促进学生的良性道德认知发展,成为重要的学术与实践议题。本文探索建构高校学生道德认知的观测指标体系,将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置于社会-家庭-高校的多元综合情境中,利用全国高校学生调查数据,清晰当代青年道德认知特征。基于有序逻辑斯特回归与夏普里值分解,在兼顾社会与家庭影响作用的同时,着重聚焦剖析高等教育院校影响五大教育要素,即院校组织禀赋、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师生互动、朋辈效应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中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有利于拓展我国高等教育德育机制的理论认知,为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道德教育平台提供科学指导。

关 键 词:院校影响  高校学生  道德认知  道德教育  夏普里值分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