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邵雍的七律诗风与北宋熙元诗坛
引用本文:张立荣,赵晓丽.邵雍的七律诗风与北宋熙元诗坛[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97-104.
作者姓名:张立荣  赵晓丽
作者单位:1. 山西大学文学院;2.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七律流变史研究”(编号:14BZW057);
摘    要:邵雍的诗学思想基本形成于庆历、嘉祐时期,代表了诗文革新时期诗风转变的一个分支,但其现存《击壤集》绝大部分作品作于熙宁年间,因此他对熙元诗坛影响更大。他的七律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内省自适,一类为外化教人。内省自适源于“颜回之乐”,外化教人源于“孔门之教”,这使得他的七律呈现出鲜明的理学特征。他对于七律的最大创变在于形式,以“吟”体结构七律,使得七律具有了古体的顺畅流走之感,也因过于口语化而失去了七律的形式美,从而将白体七律的语言平实坦易,重视说理写意,不注重诗法的特征推向了极致而形成别具一格的“邵康节体”七律。北宋白体七律的发展流变呈现出一正两变的特征,欧阳修、苏辙、张耒的七律代表了白体中的正体,邵雍七律和苏轼七律则分属两个变体。

关 键 词:邵雍  邵康节体  七律  熙元诗坛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