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散存在古籍中的童谣分类及其社会价值
引用本文:石云霄.散存在古籍中的童谣分类及其社会价值[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
作者姓名:石云霄
摘    要:古代童谣,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史传方志,选文杂录.无不存有童谣的记载,但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却是被遗忘的角落。童谣在古籍中称谓较多:《在传》有“卜偃引童谣”.《战国策》载“齐婴儿谣”。《孟子·离委篇上才称‘“孔子听孺子歌。”《史记》则有“颖川儿歌”、‘“晋国儿谣”,《十国春秋》有“华佬山童于歌”。们日唐书·五行态》有“元和小儿谣”,《明史》有“正统二年京师小儿歌”。《五国故事》有“淮南市井小地唱”,《昨非庵日纂》收录“韩姹胄闻牧童歌”,《古今风谣》录有“部城童子谣”等。名称因人、因事而异,皆可概括…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