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代青海音乐教育活动钩沉
引用本文:李国顺.近代青海音乐教育活动钩沉[J].青海教育,2014(7):54-54.
作者姓名:李国顺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摘    要:一、王洛宾在近代青海的音乐教育活动 王洛宾(1913-1996,北京宛平人)于1938年秋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青海演出,并在西宁各中小学教唱抗日歌曲。剧团解散后,他应约于1939年初再次来到西宁,住在昆仑中学宿舍,组建青海抗战剧团,搜集整理民歌,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昆仑中学宿舍是王洛宾民歌收集整理的工作室。“当时洛宾拿出很多油印的小册子,大都是抗日歌曲。其中有他写的《老乡上战场》《血花曲》《风陵渡的歌声》等,还有一些抗日漫画、抗日口号的小册子。他把一沓油印的抗日歌曲散页交给我,要我送到几所学校去练唱。”王洛宾在回民中学(1940年改为昆仑中学)做音乐教员时,发现回族中学因受伊斯兰教规的约束禁止唱歌。当时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课,但不能说“唱”字,而只能说在音乐课上“念”歌儿。这也是民国时期青海学校音乐教育受到宗教影响的一个特点。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了一首《穆斯林进行曲》,这是一首激发民族意识觉醒、鼓动抗日救国热情的战斗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激昂慷慨的旋律,通俗上口的歌词,激发了回族青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王洛宾在回族中学打破了学生不唱歌的习俗。此曲很快在全省流传,并在西北广大的回族地区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音乐教育活动  青海  近代  学校音乐教育  抗日歌曲  1939年  回族地区  钩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