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掉中学文言课文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读
引用本文:朱文献.改掉中学文言课文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
作者姓名:朱文献
摘    要:一九六五年有人作过一个小统计:从初一到高三的十二册语文课本中共有古通假字和异读字112个,出现198次,编者加注的有127字次,都注作“×同×”,余下的71字次,编者未加注,大概是留给教师讲课时加注的。(见《文字改革》1965年第10期第7页)这个统计值得我们重视。最近,我把部编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课文浏览了一遍,发现通假字和古今异读时确实不少。例如: 反通“返”。如“反归取之”。(《郑人买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