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科信息分化及脑态分化——信态、脑态理论(Ⅰ)
引用本文:潘为高.学科信息分化及脑态分化——信态、脑态理论(Ⅰ)[J].大众科技,2017,19(8).
作者姓名:潘为高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摘    要:信息分化是导致脑态分化的根本原因。信息的两个方面特征(信息杂化度和信息组合比例)决定了脑态。第一方面,信息杂化度方面。一个学科科目的各个背景信息面(或背景组成子科目)共同构建了该学科科目的信面组成。在信面组成杂化度的系统分类树中,信息杂化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基信面学科自然科学科目自然哲学科目社会科学科目社会哲学科目。一个学科科目的信息杂化度越高,则脑态的杂化度也越高。同时由于社会客体运动与自然客体运动的重大差异性,也决定了大脑在社会科学科目中的思维运动模式与在自然科学学科中的思维运动模式有着重大差异。第二方面,信息组合比例方面。任何信息都是由"静止-性质"和"运动-变化"两方面组成的。一个学科科目的任务或目标,决定了该学科科目的"静止-性质"和"运动-变化"两方面的组合比例;而也就决定了大脑运动该科目时,"静止-性质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两方面的组合比例。

关 键 词:学科科目  信息分化  杂化度  组合比例  静止-性质  运动-变化  信态  脑态

In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 in subjects and resulting in brain status differentiation――Theory of information-feature and brain status (Ⅰ)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