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论胡适散文的文学史地位
引用本文:王嵩.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论胡适散文的文学史地位[J].闽江学院学报,2011,32(3):42-47,64.
作者姓名:王嵩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中文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    要:或许出于独尊抒情的所谓"文学散文"观,胡适散文往往被摒之于"散文"之外,成为现代文学史、散文史上的失踪者。胡适散文在许多专家学者那里评价不高,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长于议论拙于抒情,不合一般意义上散文以抒情为主的观念;二是语言以清楚明白著称,被视为流于浅近,缺乏含蓄幽远的韵致。在大散文的视野下,胡适散文应该在现代文学史、散文史占有重要地位。这样既合于悠久深厚的汉语散文传统,也符合现代文学史、散文史实际。而胡适散文清楚明白的语言和长于议论的特点,既是其自觉的追求,也是其散文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支重要流派的原因所在。

关 键 词:胡适散文  文学史地位  清楚明白  长于议论  重要流派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