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抽象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
引用本文:庄忠正,陆君瑶.“抽象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J].教学与研究,2023(5):80-89.
作者姓名:庄忠正  陆君瑶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料整理及研究”(项目号:21&ZD047);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项目号:19GJJB03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分析经济形式的“抽象力”是在对斯密的形式抽象力、黑格尔的思辨抽象力批判性继承与革命性超越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斯密致力于把抽象概念上升为多样性统一的理性具体,但因缺少中介环节,形而上学地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造成了表层归纳与深层抽象的混淆和研究方法的二重性。黑格尔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直观与实证,把固定的、僵死的内容升华为综合的、发展的具体,实现了“抽象力”的伟大跃迁。但是,黑格尔混淆了理性具体与现实具体,他的思辨抽象力与斯密的形式抽象力最终沦为形而上学的“同谋”。马克思则立足于现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确证了抽象力的完整逻辑路径,终结了它与形而上学的“勾连”与“纠缠”,完成了抽象力科学性、革命性变革,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且深化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及认识论的理论逻辑。

关 键 词:抽象力  斯密  黑格尔  马克思  辩证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