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中国审美精神的诗性文化阐释
引用本文:刘士林.“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中国审美精神的诗性文化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38(1):14-20.
作者姓名:刘士林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中国诗性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唐诗与宋词。在理性文化中,“情”与“理”不相容,前者容易在反理性冲动中沦为“本能”与“欲望”,后者时常异化为一种与感性生命无关的抽象“范畴”与灰色“模式”。在诗性文化中,其“情”本质上是一种“诗化的感性”,其“理”则是一种“诗化的理性”。以诗性智慧为母体的中国文化心理,既不会走向高度抽象的西方逻辑系统,也不容易走向西方非理性的欲望狂欢。这是中国诗性文化最重要的现代性价值所在。在感性与理性之间除了西方的二元对立,还有一种更深刻的中国式的和谐关系。要理性就要压抑感性,或要感性解放一定要走非理性之路,只是西方民族的“一家之言”。维护诗性文化的利益与安全,既是我们对中华民族应该承担的伦理职责,也是对人类文化必须作出的庄严承诺。

关 键 词:诗性文化  理性文化  审美精神  中国文化

Poetic Perception and Poetic Rationality
LIU Shilin.Poetic Perception and Poetic Rationality[J].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09,38(1):14-20.
Authors:LIU Shil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