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卡姆斯特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徐新,朱永峰,陈博.卡姆斯特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3(7):1603-1610.
作者姓名:徐新  朱永峰  陈博
作者单位:[1]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00 [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78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2033)资助.野外地质考察得到国家305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宝林研究员和新疆资环中心王钰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李锦轶和陈汉林教授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对我们完善本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此感谢.
摘    要:东准噶尔卡姆斯特蛇绿岩剖面由玄武岩、变辉长岩、辉石岩、蛇纹石片岩、硅质岩和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辉石不发育出溶结构。说明地幔岩侵位过程相对缓慢(从上地幔到下地壳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突然抬升或者胛条件的巨大改变)。辉石岩中存在三类角闪石:具有出溶结构的角闪石(Amp Ⅰ,镁绿钙闪石),与Amp Ⅰ共生的均匀角闪石(Amp Ⅱ,镁质普通角闪石),以及交代单斜辉石边部的角闪石(Amp Ⅲ,钙镁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基于对辉石岩和变辉长岩中角闪石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的仔细研究,获得该蛇绿岩侵位的基本演化特征如下:地幔岩在中下地壳环境被快速抬升,导致辉石岩中的角闪石分解而形成铬磁铁矿出溶结构,当蛇绿岩侵位到中地壳环境后,岩石经受角闪岩相退变质改造,继续上升到上地壳环境后,岩石发生绿片岩相的退变质。

关 键 词:准噶尔  克拉麦里蛇绿岩  辉石岩  变辉长岩  角闪石  出溶结构

Petrology of the Kamste ophiolite mélange from east Junggar, Xinjiang, NW China
XU Xin, ZHU YongFeng, CHEN Bo.Petrology of the Kamste ophiolite mélange from east Junggar, Xinjiang, NW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07,23(7):1603-1610.
Authors:XU Xin  ZHU YongFeng  CHEN Bo
Institution:1. Xinjia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enter, Urumqi, 830000, 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Junggar  Kelameili  Ophiolite  Pyroxenite  Amphibole  Exsolution texture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