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流浪北京》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
引用本文:全会.从《流浪北京》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1(29).
作者姓名:全会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面把艺术分成三类:说明性的艺术、情感性的艺术和道德性的艺术.①这正暗合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任务是为政治服务,高高在上的创作视角、充满说教的造作色彩、空洞乏味的内容、立场鲜明的先行主题,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即说明性的艺术.1990年,吴文光《流浪北京》横空出世,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开始了对人的关注,尤其是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他们用一种平视的视角对待拍摄对象,摄像机成了他们的悲欢离合的见证者,这类作品归类于情感性的艺术.

关 键 词:中国纪录片  亚里士多德  北京  道德性  发展历程  情感性  流浪者  独立  纪录片创作  艺术分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