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失落与回归——基于人性假设理论视角
引用本文:孔露,李长青.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失落与回归——基于人性假设理论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2):53-56.
作者姓名:孔露  李长青
作者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课题(FG17);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ECER-2016-B12)
摘    要: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实现人生幸福,而教师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乡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工作热情消退、方向迷失、动力不足和压力倍增等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依据人性假设理论,审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探索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成长的有效路径。基本物质需求,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前提条件;社会需求保障,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获得的重要支撑;自我实现需要,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内在追求。

关 键 词:乡村幼儿教师  教师幸福感  人性假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