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汉击鼓说书陶俑
引用本文:李树芝.东汉击鼓说书陶俑[J].历史教学(高校版),1981(4).
作者姓名:李树芝
摘    要:秋秋战国时期,记载古代或当时历史的有两种史官,即"太史"与"瞽朦","太史"用文字写史;"瞽朦"双目失明,善于记诵,以传诵说史或持鼓歌唱史诗.《周礼·春宫》:瞽朦掌"讽诵诗,世奠系".大意是说:瞽朦背诵诗歌,讲述世本、帝系,因此,瞽朦又称瞽史.《国语·楚语》所说的"史不失书,朦不失诵"也是这个意思.瞽史后来逐渐成为普及历史知识的民间艺人.瞽系形声字,象持鼓的盲人.本期封面所介绍的东汉击鼓说书陶诵,就是当时的民间艺人俑,通高66.5厘米,1970年四川郫县东汉砖石基出土.俑身用灰陶雕塑,表面被浸染成绛黄色,中空,上身、下身分截合成,表现老翁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