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苦的旷达--浅析苏轼非隐即隐的精神境界
引用本文:王晓莉.微苦的旷达--浅析苏轼非隐即隐的精神境界[J].天中学刊,2002,17(6):49-50.
作者姓名:王晓莉
作者单位:新蔡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新蔡,463000
摘    要: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此他的词作表达出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苏轼的怅然不是缘于仕途的进退,而是对一生忙碌意义何在问题的迷惑和怀疑。苏轼胸中吸收、融合了中国的各种传统思想元素,因而能够在人生的痛苦面前保持旷达的心境,达到精神归隐的境界。

关 键 词:生命体验  精神归隐  苏轼    矿达思想
文章编号:1006-5261(2002)06-0049(02)
修稿时间:2001年12月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