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南亚留学生对“着”使用条件的认知及其习得过程
引用本文:丁雪欢,;曹莉敏.东南亚留学生对“着”使用条件的认知及其习得过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14(3):17-26.
作者姓名:丁雪欢  ;曹莉敏
作者单位:[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2]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 广州市哲社规划项目“东南亚留学生汉语‘着’的习得过程及学习策略研究”(09Y34)
摘    要: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本句向意义非基本句、结构简单句到结构复杂句的发展趋向。"着"前动词和形容词种类、"V着"所在句的复杂度,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的进展不明显。准确率在三个阶段呈U状变化,自动生成语料因回避策略"着"的准确度高,在强制性语境中使用"着"的准确率较低。"着"的习得主要受句子结构及意义的复杂度、形式的明晰度等语言的标记性及目的语使用频率的影响。

关 键 词:“着”  使用条件  习得过程  影响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