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沉默”的召唤——文本“沉默”魅力的解读
引用本文:沙家强.“沉默”的召唤——文本“沉默”魅力的解读[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27-130.
作者姓名:沙家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沉默”作为一个文论概念,首先应是由马舍雷提出的,他针对的是文本和意识形态间的关系,强调文本意识形态的隐秘性。“沉默”是由作家设计而成的,也可能是无意而为。“沉默”本身具有否定性质,这是语言本身的有限性所致,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无奈,这势必使文学成为艺术就具有了超语言性。“沉默”以一种无限澄明的存在构建作品存在的样态,它发出的充满感召力的“召唤”吸引着读者与作者进行内在心灵的对话和沟通。“沉默”要以想象性阅读活动来诠释其内在的美质特征,从而使文本意义呈现无尽的“绵延”之态。“沉默”不是虚无,而是一种有限的遮蔽。

关 键 词:沉默  召唤  存在  阅读  想象
文章编号:1672-2035(2007)01-0127-04
收稿时间:2006-06-1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