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
引用本文:杨宁.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
作者姓名:杨宁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建构基于童年期特征的幼儿教育" 
摘    要:儿童游戏通常被界定为以其本身为目的的活动,除了教科书通常所列的特点外,游戏还具有生物性与原发性、愉悦性与自发性、新异性与创造性等特点.把儿童游戏作为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这一隐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游戏,行为的种系发生影响其个体发生.游戏提供心理的适应性和更加广泛的行为库.在游戏中,儿童自发地掌握大量行为技能和策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并为以后的生活作准备,更重要的是游戏使儿童得以渲泄本能,自由想像,缓冲焦虑并体验愉悦情绪.同时,行为的个体发生通过游戏影响种系发生,个体在游戏中的创造和学习有助于整个种群的适应,即环境压力导致有机体产生新的表型、身体的或(更有可能)行为的改变,并能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所谓的鲍德温效应.总之,可以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动力系统的表现.儿童游戏是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这一命题的教育涵义在于:游戏与儿童期(不成熟期)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或者说,游戏是不成熟儿童的核心成分.游戏在儿童生活的理性与情感、纪律与自由、个体与社会、本能与文化、幻想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等诸多二元对立范畴之间提供了缓冲与中介.无论人类社会如何朝着信息化、虚拟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游戏仍然是幼儿期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关 键 词:游戏  种系发生  个体发生  鲍德温效应

Child Play: the Bridge between Phylogeny and Ontogeny of Behavior
Yang Ning.Child Play: the Bridge between Phylogeny and Ontogeny of Behavior[J].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2010(11).
Authors:Yang N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