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引用本文:谷文高.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主体性教育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5(5):66-67.
作者姓名:谷文高
作者单位:谷文高(浙江临海市沿江镇中学)
摘    要: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关 键 词:主体性教育  自然科学教学  初中  社会实践活动  主体性发展  受教育者  主体地位  教育过程  尊重学生  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  主体人格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  自我管理  自身发展  教育活动  能动作用  社会发展  客观世界  学生培养  社会进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