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高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八大区域视角
引用本文:王晓珍,蒋子浩,郑颖.我国高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八大区域视角[J].科研管理,2019,40(3):114-125.
作者姓名:王晓珍  蒋子浩  郑颖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滞周期、市场创新绩效动态测度与三级科技经费配置优化研究”(71303234,起止时间:2014.01-2016.1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率测度及优化配置研究”(B-a/2015/01/022,起止时间:2015.09-2018.12)。
摘    要:高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是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克服增长乏力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创新资源有限的硬约束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效率,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对“十二五”期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效率整体呈非DEA有效,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高校创新综合效率的直接原因。同时,高校创新效率及分解指标的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技术效率“双峰”态势显著、规模效率“单峰”态势显著,而纯技术效率分布曲线形态较多变,表明技术效率双极聚集、规模效率省域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波动较大。最后,文章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系统剖析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因素后得出以下结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主要外因,内部治理结构、绩效考核方式、成果转化机制等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主要内因。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改善和优化高校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高校创新效率  核密度估计  内外部影响因素  
收稿时间:2018-02-02
修稿时间:2018-08-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研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研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