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众口铄金”不等于“众口交赞”“众口同声”
引用本文:赵丕杰.“众口铄金”不等于“众口交赞”“众口同声”[J].青年记者,2017(15).
作者姓名:赵丕杰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    要:“众口铄金”意思是众口一词可以使金属熔化(铄shu ò:熔化).形容舆论的力量巨大,也比喻人多嘴杂,能混淆是非.语出《语国·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国吴·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也.”例如《汉书·邹阳传》:“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元·谢应芳《与陈彦直书》:“古人有言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盖嫌疑之地,不可不慎;众口铄金,不可不畏.”孙中山《<孙文学说>自序》:“不图革命初成,党人即起异议,谓予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廖沫沙《东窗之下》:“‘他们当面不讲,背后议论,有什么办法封得住他们的口?众口铄金,你还在家里泰然享福.’他颓然地叹了一口气,沉默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