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张建英.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0(3):40-40.
作者姓名:张建英
作者单位:会宁县丁沟初级中学,甘肃白银730700
摘    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美育读本,但是,如果课文中的人、事、物不能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那就谈不上审美教育。例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应该将象征作为审美的切人点.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解读作品的精妙之处。作者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使白杨树体现出正直、朴质、严肃之美:象征敌后广大土地上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哨兵,使白杨树显现出傲然挺立之美;象征在华北平原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华儿女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让白杨树更显示了一种力求上进的美。

关 键 词:语文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白杨礼赞》  语文教材  中国历史  华北平原  象征  杨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