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情感过滤"理论与二语教学之关系
引用本文:孟建国,张国德,王菊香.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情感过滤"理论与二语教学之关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12(4):47-51.
作者姓名:孟建国  张国德  王菊香
作者单位:1.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2. 新疆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
3.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0000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重点项目(批准号03076)。
摘    要: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对第二语言转化机制的研究已由加工的观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存储观点。本文全面客观地介绍了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Krashen)教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监察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filter hypothesis)的主要内容、形成的基础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语言理论界对此理论的看法,并对影响第二语言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情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 键 词:第二语言教学  情感过滤假说  国际语  克拉申  语言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  意义  情感因素  观点  认知过程
文章编号:1009-9549(2004)04-0047-05
修稿时间:2004年6月10日

Stephen·Krashen's Filter hypothesis in the Monitor Model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NG Jian-guo,ZHANG Guo-de,WANG Ju-xiang.Stephen·Krashen''''s Filter hypothesis in the Monitor Model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J].Journal of Xin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2004,12(4):47-51.
Authors:MENG Jian-guo  ZHANG Guo-de  WANG Ju-xiang
Abstract:
Keywords: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Filter Hypothesis  cognitive prossess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