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文学作品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用本文:胡延安.利用文学作品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3):83-84.
作者姓名:胡延安
作者单位:四川省蓬溪中学校,四川,蓬溪,629100
摘    要:“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而文学作品中隐藏着许许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所谓空白,是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表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最精彩、最吸引的人“神来之笔”。比如《红楼梦》第98回写女主角林黛玉神伤绝世时的语言“宝玉!宝玉!你好……”、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被举人老爷打折腿后的遭遇等,都

关 键 词:中学  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  “空白”填补  学生  创新思维
文章编号:1672-2094(2003)03-0083-02
修稿时间:2003年5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