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钝感”:课堂教学中的智慧
引用本文:屈佳芬.“钝感”:课堂教学中的智慧[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4(12):81-82.
作者姓名:屈佳芬
作者单位: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214443
摘    要:“钝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的: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敏锐、机智是每一位教师所永远追求的课堂智慧。然而,世间万物均有其两面性。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课堂教学中难得的“钝感”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钝感力  智慧  现代社会  渡边淳一  美好生活  和谐相处  心理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