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听力理解的成因
引用本文:郑青虬.听力理解的成因[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Z1).
作者姓名:郑青虬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
摘    要:听力有时被简单地理解为辨认语音的能力,这是不全面的。发音因人而异,加上声音信号在传递过程中易受各种干扰而失真,考试时单独地依赖语音信号来识别听到的语音材料是很困难的。 听力的构成还包括语声以外的其他因素。只有重视并发挥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才能提高听力水平,把听力理解部分考好。 (一)声音因素 声音是传递语声信号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的感知并理解的基本线索。声音包含不同的频率、强度、长度、起始时间,形成词或句子里还有重音、语调等特征。这些组合成外部刺激信号,由听觉接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