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分析”的出路
引用本文:周选杰,孙丹.“分析”的出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4).
作者姓名:周选杰  孙丹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初级中学 (周选杰),浙江尤溪中学(孙丹)
摘    要:“分析”在当下的教学语境中“名声”可不怎么好,好像一“分析”,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剥夺。本文试图为“分析”找一条出路。先来看一下“分析”被责难的造端。我们的文学教学是袭用“内容形式”二分法的。循此法我们上课经常分析作品的内容(段落大意、情节梗概、主题思想等) ,再分析形式(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 ,加上教师缺乏教学艺术,课堂上概念堆砌,学生嚼之如蜡。于是人们对“分析”发难了。实际上,我们课堂上的种种弊端好些是“二分法”自身的局限引起的,因为对作品进行“二分”的前提是:作品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对此“物”进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