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模式”到“实践”:国家、资本与社会关系中的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
引用本文:姬德强.从“模式”到“实践”:国家、资本与社会关系中的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J].新闻大学,2015(1):65-72.
作者姓名:姬德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12&ZD017)
摘    要:中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喧嚣于政策、市场与技术讨论中的转换"模式"之争逐渐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地方性的转换实践,以及对转换中涌现的各类技术与市场问题的应对。与上述专业话语和实践不同,本文从对"青岛模式"的批判式历史解构出发,着重分析国家和资本在形塑这一模式中发挥的重要结构性作用;另一方面,本文将由"青岛模式"及其全国推广所展开的围绕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多样化"社会过程"称作"青岛实践"。这一未竟的社会过程不仅继续受到技术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家力量,以及寻求投资报偿和增长的各类资本力量的制约,但也逐渐受到多种"社会保护运动"及其对国家规制的诉求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数字电视道路不仅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传播民主的普遍性。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多重角色值得特别关注。十年之后再议"青岛模式",既是对历史研究空白的补足,也是对当下未竟的数字革命的重新检视。

关 键 词:有线电视数字化  青岛模式  青岛实践  国家  中国道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