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成因与对策
引用本文:赵平,胡咏梅.“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成因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51-161.
作者姓名:赵平  胡咏梅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研究”(22JJD880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章通过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分析,认为“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后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较为突显: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约1/4的小学教师、1/2的初中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双减”政策落地加重了教师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负担,教师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最长,在管理班级、辅导学生方面的工作负担较重,非教学教研工作时间超过教师总工作时间的50%;主科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时间以及对工作强度不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参照群体。推进教师减负面临来自“双减”的挑战,同时在法律制度、社会共识、基层治理、资源配置和教师素质方面存在深层问题。为推进教师减负与提质增效,文章建议:在政府层面,强化制度建设,厘清职责边界;科学监测负担,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技术赋能;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在学校层面,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建立教师关怀机制,提高内部治理能力,统筹作业设计管理,盘活校内教师资源,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关 键 词:“双减”  中小学  教师减负  对策建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