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引用本文:任永杰,李成民.试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J].中国轻工教育,2005(1):60-63.
作者姓名:任永杰  李成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摘    要: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是在“模块式教学”、“双元制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德国的彼得·亚历山大、格拉根、洛赛克、西格丽特·施特劳斯、彼得·威顿等教育家传入我国。由于本教学法是在职业教育环境中诞生出来的,所以听课的参与者们将其命名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其中的“行为”意指“职业行为”或“学习行为”。该教学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九十年代后期才引起德国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推广。笔者虽然在2000年未有幸聆听该教学法,并先后经过两期培训,但自己深感没有真正把握住“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