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个体教育的本体论追问——兼议其教育学建构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引用本文:侯素芳.个体教育的本体论追问——兼议其教育学建构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8(12).
作者姓名:侯素芳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与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等研究成果显示,教育并未起到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相反,恰恰是被看作提升社会阶层的教育自身使社会现有阶层间的差别得以复制并合理化。人们要通过教育提升社会阶层,而教育又在维系着现有的社会分层,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本文试图从个体的视角出发,通过把个体培养成真正自主的主体这一途径,冲击文化资本理论的宿命色彩,借助于个体的生活智慧为个体寻找安顿自身的心灵家园,将有益于我国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关 键 词:个体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学  本体论  价值  追问  文化资本理论  社会流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