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胡亚东研究员访谈录
引用本文:胡亚东,熊卫民.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胡亚东研究员访谈录[J].科学文化评论,2012,9(5):106-115.
作者姓名:胡亚东  熊卫民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中西科学社团的交流(1949-1982)--以中国生物化学(委员)会为例.致谢:王丽娜博士也参加了访谈;并协助进行了录音和拍照工作
摘    要:科学没有国界,它的发展有赖于国际交流,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因朝鲜战争、冷战、中美对抗、中苏对抗、台湾问题、“文革”等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逐步缩小并一度基本断绝了与国际科学主流的联系,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这种联系才开始重建,并于“文革”结束、国家领导人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改革”等主观愿望后,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科学社团是如何重新融入国际主流、走向世界的?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胡亚东先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当事人。

关 键 词:科学交流  亚东  访谈录  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交流  “文革”  尼克松访华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