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黛钗诗词看《红楼梦》的文化蕴涵
引用本文:闫春宇.从黛钗诗词看《红楼梦》的文化蕴涵[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252-255.
作者姓名:闫春宇
作者单位:悉尼大学文学院,澳大利亚悉尼
摘    要:《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巨著,以黛、钗诗词为着眼点,可以纵览全书韵文所反映的文学、文化、语言学特色。从修辞方面来看,二人均善用典故及拟人、复辞等手法。林黛玉善用各种诗词曲赋体例来表达情感,其诗词用韵也呈现多元化特点;而薛宝钗的诗词创作量则明显逊于黛玉,且形式较为单一。仔细研读黛钗诗词,可看出《红楼梦》的诗词有如下特征:“按头制帽”反映人物性格,“一语成谶”预示下文情节,“针砭时弊”暗讽社会腐朽;林黛玉的诗词是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中爆发,而薛宝钗的诗词则是女性意识在压制下的含蓄表达。此外,黛钗诗词也为“钗黛舍一论”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线索:宝钗或多或少也具有黛玉那种多愁善感的气质和一些反叛特性。

关 键 词:《红楼梦》  林黛玉  薛宝钗  诗词  文学价值  文化内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