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细研文本 巧补空白
引用本文:易均.细研文本 巧补空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9):30-31.
作者姓名:易均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镇新民中学教师
摘    要:所谓“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里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神来之笔”。比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神伤绝世时的语言,“宝玉!宝玉!你好……”就是作家巧妙利用“空白”艺术的范例。语文教材中不少文学作品也有类似的艺术“空白”,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地方进行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形成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关 键 词:“空白”艺术  文本  文学作品  课堂阅读教学  学生思维  想象能力  《红楼梦》  创造性阅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