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化理论分析
引用本文:钱乐宁.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化理论分析[J].文教资料,2014(2):15-17.
作者姓名:钱乐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著的《到灯塔去》的背景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充斥着父权至上的思想,百姓们都推崇这样一种信念:男性优于女性。然而,作为一个女性,虽身处特殊年代,伍尔夫却提出了一个大胆但发人深省的理论:“双性同体论”。男女性间的冲突贯穿全文,伍尔夫尝试通过宣扬两性间的平衡和融合解决两性间存在的问题。伍尔夫的《到灯塔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对传统夫妇拉姆齐夫妇的性格描写及对莉莉·布里斯库一个新时代女性代表的刻画.阐述了女性的价值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以及“双性同体理论”是如何帮助实现男女两性间的平衡,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的。

关 键 词:《到灯塔去》  双性化理论  两性平衡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