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轼《永遇乐》的生命感和超越性
引用本文:彭树欣.苏轼《永遇乐》的生命感和超越性[J].文学教育(上),2008(21):80-81.
作者姓名:彭树欣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
摘    要:苏轼一生坎坷,政治上屡受打击,曾经下狱,而且一贬再贬,最后在晚年被贬到中国当时最偏远的地方——海南岛。然而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却是一个乐天派,并不认为生活是苦难的,他享受人生,以达观的心态观照生命,时时能获得某种超越。他常常从政治的漩涡中,从公务的繁忙中,抽身出来,贴近自然。清风明月,花草鱼虫,湖光山色,名胜古迹,都成了他吟诵的对象。

关 键 词:生命感  《永遇乐》  苏轼  名胜古迹  海南岛  政治  诗人  苦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