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教育中教师“不做”的逻辑
引用本文:肖楠楠.道德教育中教师“不做”的逻辑[J].中学教育,2015(1).
作者姓名:肖楠楠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基金项目:上海市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项目(项目编号B-6002-13-00301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现阶段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往往要替学生选择做什么,替学生决定怎样去做,最后对其结果进行评判,一切都是教师在一手包办。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助长了道德教育中的形式主义作风。究其原因,教师什么都要教而且什么都要用理性的方法来教,这是一大误区。教育的逻辑、道德教育的逻辑、教师与学生的逻辑呼唤教师的"不做",教师的"不做"应是不干扰、不干预、不破坏、不中断学生道德发展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积极的"不做",而不是不作为,不行动。

关 键 词:道德教育  德育方法  德育主体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