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体能力及建设
引用本文:葛贤平.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体能力及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5(4):26-29.
作者姓名:葛贤平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和影响 ,形成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过程就是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众所周知 ,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是在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控制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 ,长期以来 ,我们偏重于研究外部因素的影响 ,忽视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内部因素 ,从而使思想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为人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能动主体 ,他努力用自己主观和客观的活动去改造和超越所处的历史客观条件 ,这种努力产生的结果———人在…

关 键 词:道德社会化  大学生  主体能力  社会道德标准  社会环境影响  思想道德品质  思想教育  形成和发展  主观能动性  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  道德教育  相互作用  教育控制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预期目标  能动主体  自我意识  客观条件  学校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