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净化”与“化人”:中西方早期文艺社会功能观的差异
引用本文:袁定坤.“净化”与“化人”:中西方早期文艺社会功能观的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1).
作者姓名:袁定坤
摘    要:“净化”说是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提出的,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里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行动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陶冶”又译为“净化”——笔者注)。这里,亚理斯多德讲到悲剧的作用,用了“净化”这个概念。“净化”原文作katharsis,作宗教术语,意思是“净化”;作医学术语,意思是“渲泄”或“求平衡”,但亚里斯多德这里讲的“净化”,含义究竟是什么?美学史上几千年来争论不休。我们认为比较令人信服的笺释是朱光潜先生在他早期美学著作《悲剧心理学》里作出的。他认为,所谓“净化”就是“情

关 键 词:荀子  亚里斯多德  美学  净化  化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