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观战斗精神”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原因
引用本文:安涛.“主观战斗精神”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原因[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7(4).
作者姓名:安涛
摘    要:胡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文学批评家?他那独标奇名的“主观战斗精神”究竟又是一种怎样的文学思想?这是我们面对胡风首先发出的问题.本来,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不难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于,胡风后来由于充当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那场大悲剧中的主人公,身陷囹圄长达二十多年,他的文学思想随之也成了理论研究的禁区.当他被解放出来之后,他的文学思想可以被当成科学的研究对象时,那种历史大悲剧所造成的道义愤慨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反弹过来,多少影响了人们对胡风的研究视野和理论心态.人们总是在惊诧之中有意无意地把胡风文学思想的特异方面作为研究的中心和重点,虽然这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和客观根据,如果胡风的文学思想不具有特异性,那也就完全不可能遭受那场历史冤屈了.但是,这种过份夸大胡风文学思想特异性的做法,或多或少又会遮盖了他本人的文学思想的总体风貌.因此,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最科学和合理的办法还是先回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之中去,先掌握“主观战斗精神”这个理论概念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