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轼“以文为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引用本文:安熙珍.苏轼“以文为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1999(4).
作者姓名:安熙珍
摘    要:诗歌的艺术意境固然在语言之外,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其意境所溶解的语言本身。语言既是表达诗意的一种木筏,又是决定“心手相应”的重要条件。苏诗的独特风格也是通过这些独特的语言风格才呈现出来的。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之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盖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矗立,苏轼如流水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