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社建》课教学的体会
引用本文:邓晓华.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社建》课教学的体会[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8(3).
作者姓名:邓晓华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玉溪653100
摘    要:党的十五大的最大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和教育大学生是高校“两课”教学义不言辞的义务,尤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简称《社建》课,更要以讲授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纵观中共党史,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取得成功,否则就招致挫折或失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可能再教条的搬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它毕竟是一百多年前的产物,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对今天的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列宁和毛泽东由于生活的年代和现实也不可能对今天的问题作出具体回答.而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最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因此,用邓小平理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是最实事求是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社建》课的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