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
引用本文:薛毅.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9-25.
作者姓名:薛毅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矿史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 键 词:20世纪30年代初  长江中下游地区  赈灾  合作  华洋义赈会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